你书法学歪了吗?用这7条来检测!
推荐阅读
自学书法应采取什么样的态度和选取什么样的方法,这是能否入门的首要问题。历代学书成功者方法不尽相同,各有各的途径和经验。当然,书法学习能够得到老师的具体指导,肯定是能受益匪浅的,但问题的根本还赖于自己的勤奋努力和用心研求。
“得法”二字十分重要,是人们共同寻找的入门钥匙和认真研究的课题。下面,总结前贤得失,归纳如下,以防不少书法爱好者走入偏门。
一、勿乱写,书法理论是核心指导
学书大致可以分为理论学习和实践(临习)学习两个方面。我们知道,理论是从实践中总结或提炼出来的。正确的理论往往揭示着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,是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“认识论”和“方法论”。正确的书法理论是成功书法学习的“认识论”和“方法论,每个致力于学书的人都应该掌握这一“认识论”和“方法论”。
学习书法理论和进行书法实践的关系是“知” 和“行”的关系。知就是“认知”,就是“有正确的导向”。这个“知”越多越全面,“行”就越自觉,越对路,越有把握早日达到目标。因此将书法理论作为书法实践的指导思想是非常必要的。
所谓书法理论,从另一个角度说,实是前人的成功经验或失败教训。不学前人经验,就有可能事倍功半;不吸取前人教训,就有可能重蹈失败旧辙。所以善于学书的人,决不盲目实践,必然要以理论为指导,以前贤经验和教训为借鉴,努力找到一条适合自己走的光明大道,从而提高效率,减少失败,简化和优化学习过程。
理论是自学者的“老师”,寻找正确的理论是寻找“优秀的老师”。有了“老师”并不等于一定有胜利的保证,只有有了“优秀的老师”才有成功的把握。所以,我们还要善于区别哪是可取的“正确理论”,哪是不可取的“错误理论”,决不能够掉以轻心。
二、勿走偏门,临帖是唯一捷径
临帖是学书之路的起点,是书法入门的捷径。历代书家都很重视临帖。
王铎说:“学书不参通古碑书法,终不古,为俗笔也。”宋曹说:“必以古人为法,而后能悟生于古法之外也。”马一浮说:“学书须是无一笔无来历,方能入雅。”古人法帖多为历史筛选留下的书法范本,记录着前人用笔、结体、布局(章法)等法则和艺术思想以及艺术表达的成功经验。通过对它的心追手摹,减少自己的摸索和弯路,最直接地最快地找到书法艺术的真谛和奥秘。临帖实是入门的一条捷径。
不过,历代的碑帖繁多,而且还在继续发现和接连出版。这众多的碑帖,因书写者的艺术能力高低不齐或书写的目的不同,虽然都有价值,但品位不等。有的不能作为“法书”,甚至,不值得效法。所以还要审慎选帖。“选帖”如“择师”,古人有“取法乎上”的教导,我们不能随便跟从,更不能拜倒在劣书、怪书、病书、俗书者的脚下。
三、勿虚空,实用是大前提
书法,具有鲜明的艺术性和广泛的使用性。只要汉字和汉语存在,它就无法成为独立于之外的纯观赏的艺术。自古以来的书法作品,都是写汉字和写文辞的。这种以汉字为造型之象和以文辞为书写内容的艺术,原本是以汉字实用为第一功用的,或说是以汉字实用为前提的。
这就说明,对待书法不能仅仅考虑艺术欣赏的一面,还要兼顾到汉字实用的一面。学习书法要老老实实地写汉字,既要把汉字写正确,又要将语言写通顺(当然还有更高的要求),起码要让人家认清和看懂,因为这是艺术语言与艺术表达的基础。若能兼善字美文美更好。相反,学习书法不写汉字,不写文辞(诗、文等等),想完全脱离汉字与实用,理同想当医生却不愿学诊断,不愿学药理一样,势必会丢掉根本。
况且,我们学习书法艺术,并非仅仅要去当个艺术家(也不可能所有学习书法的人都成为艺术家)。更多的目的是要学好和用好中国的汉字,提高对汉字的艺术书写能力和艺术鉴赏能力,从而优化和改善对汉字的日常使用效果。即使是书家的书写,也不全是为了创造艺术品,比较多的时候还是一般使用性书写。书法艺术要想更好地抒情达性,缺少了兼有汉字实用的品质(前提),就缺少了作者思想的内涵和中国传统文化底蕴的信息,其生命力也必然受到影响。
四、笔法是关键
“笔法是写字点画用笔的方法”(沈尹默《论书论》)。“书法以用笔为上,而结字亦须工,盖结字因时相传,用笔千古不易”(赵孟 《兰亭十三跋》)。“书法之妙,全在运笔。该举其要,尽于方圆。操纵极熟,自有巧妙”(康有为《广艺舟双揖》)。对于笔法,古人都赋予了极高的评价和极大的重视,因为它是书写的关键。写字因用笔不同,或称刷字,或谓填字,或叫涂鸭……,其效果大径相庭。
笔法,在运用过程中,表现为提、按、绞、翻或使、转、缓、疾等等,而在写出的笔迹(墨迹)上,则表现为轻、重、圆、方或连、断、润、躁等等。这正是艺术风格的展现处,正是艺术语言的深邃处,差之毫厘,则异之千里。笔法的精湛、丰富和复杂,最不容忽视,也很费功夫。掌握了各种笔势的写法,点画才更富变化,书写才更加生动。若能运用自如,出手入化,可以说就掌握了书法的关键。
五、学富是阶梯
学书成就的高下,仅靠书法技法理论和临帖实践是不够的。还必须加强多方面的知识修养和艺术修养。如历史的沿革、文字学知识、碑和帖的问题、刻石的问题、墨迹及其真伪的问题,历代书家的问题,还有文学、美学、哲学、品德修养、揖让进退、甚至姊妹艺术的问题等等,都要尽可能多地去学习、研究和掌握,才能丰富书家头脑的宝库,才能丰富书法艺术创作的内含,才能提高书法作品的艺术品味。学书强调以学问来滋养,“胸中无斗墨,何以运管城”?我把有技法理论和精熟实践功力比作“良种”(好苗),而把多方面的知识修养和艺术修养喻为“空气、水分、土壤和阳光”(适宜的环境),好苗必须有好环境才能茁壮成长。所以,学富是攀登艺术高峰的阶梯,一定要努力打造。
六、勤苦是通途
书法实践必须强调足够的量。也就是要下足够的功夫,“功夫不至无以极其致”(吴玉如)。“张伯英临池学书,池水尽墨,永师登楼不下,四十余年。张公精熟,号为草圣,永师拘滞,终能著名。以此而言,非一朝一夕能尽美。俗云:‘书无百日工’,益悠悠之谈也。宜白首攻之,岂可百日乎!”(徐浩《论书》)。
学习书法是件苦差事,没有吃苦精神,没有耐久的恒心,是不会有成绩的。古人早就有经验和体会,米芾说:“一日不书便觉思涩,想古人未尝片时废书也。”苏轼说:“笔成冢,墨成池,不及羲之即献之,笔秃千管,墨磨万铤,不作张芝作索靖。”
看来,勤奋与刻苦习书是掌握和运用书法技巧的通途。天天使用毛笔工具的古人尚不敢懈怠,何况我们呢?
七、悟化是自立
何绍基说:“书家须自立门户,其旨在熔铸古人,自成一家”。所以,学书要求学象古帖,学好传统,不是最终目的。仅仅是为了以古法为则,以古人为鉴,优化我们的学习过程。要真正做到熔铸古人,自立门户,就必须活学活用。通过对古帖的临习,通过对点画、结构的研究,学到笔法技巧,学到精神意度,学到审美思想,悟出其中道理,找到适合消化吸收的营养充实自己。打个比方,叫作“吃猪肉长人肉”。这就是转化和活用。我们须知,“悟化”是出帖和著我的重要环节,是自立的重要标志。不能“悟化”,就不能熔铸,就不能出新,视为死学。
需要提醒的是,“悟”和“化”,不能着急,不能刻意,应循序渐进,“水到渠成”。
理清了上面七条思路,或者你早已明白并执行了上述七点,方可自学书法。否则,就真的在自杀书法了。
报名咨询加微信号:48664772
课程设置
理论部分
书法艺术概论
书法艺术论集
中国书法艺术史
中国书法风格史
中国文字与书法
古代书法论文选
现代书法论文选
中国文化要略
启功论书札记
书学导论
书法门诊
书法图式.章法
书法的创作、陈述与批评
书法创作模式与流派研究
书论会要
篆刻技法
书法美的探索
书学杂识
诗词创作
艺术概论
实践部分
第一年学习内容:
笔法基础
正确的学习方式
楷书笔法
楷书结构
楷书章法
行书笔法
行书结构
行书章法
楷书集字创作
行书集字创作
第二年学习内容:
隶书笔法
隶书结构
隶书章法
隶书风格表现
篆书笔法
篆书结构
篆书章法
草书笔法
草书结构
草书章法
隶书集字创作
篆书创作
第三年学习内容:
王氏书论剖析
续书谱深解与实践
详解书法中的势
草书部首与辨识详解
草书笔法高级部分
魏碑博览与借鉴
历代书法名家草书集字创作
第四年学习内容:
篆刻美学
篆刻与书法创作
国画与书法创作
音乐与书法创作
传统哲学与书法创作
诗词名言创作
带国画的书法作品
书法高级创作实践
书法风格的形成
书
法
四
年
制
学
习
班
点击最下方阅读原文打开书法四年制学习班详细简章
一键关注
郭世平书画工作室
公众号